您好!欢迎您来到北京医院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职工内网登陆
邮箱登录
北京卫生信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媒体
首 页
|
医院概况
|
院长致词
医院领导
医院简介
组织结构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出诊专家
专科门诊
就医流程
诊疗中心
就诊须知
预约挂号
医保信息
诊室位置
表格下载
社区转诊须知
床位信息
全景导诊
交通指南
出诊信息
停诊信息
投诉纠纷
科室介绍
|
临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内分泌科
消化内科
血液内科
肿瘤内科
肾脏内科
风湿免疫科
特需医疗部
老年医学部
神经内科
普通外科
血管外科
外科ICU
骨科
心血管外科
胸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整形外科
妇产科
手术麻醉科
急诊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眼科
口腔科
中医科
放疗科
康复医学科
针灸按摩科
肿瘤微创治疗中心
医技科室
核医学科
放射科
药学部
病理科
检验科
超声医学科
输血科(输血质控中心)
营养科
其他科室
老年医学研究所
临床检验中心
期刊编辑部
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
教 学
科 研
专 利
全科医学
院务公开
|
招标与采购
统计数据
行政职责
规章制度
院务信息
医院资源
医院文化
|
文明单位建设
医院精神
职工之家
院报摘要
健康视频
|
医院视频
健康视频
媒体报道
|
服务向导
院长邮箱
人才招聘
预约挂号
在线调查
医院地图
交通指南
自助测算
表格下载
首页 >
新技术新疗法
就医指南
我院血管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主动脉疾病导丝环辅助开窗微创手术
发布人: 刁永鹏 吴志远 王吉阳
发布日期: 2017-04-07
点击量: 78457
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的主动脉病变越来越常见,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巨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常规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要求近端锚定区长度(图1中Z3区)大于1.5cm,对于近端锚定区小于1.5cm的患者,经常需要遮盖左锁骨下动脉来扩大锚定区,目前可采用烟囱(chimney)技术、分支支架(branched)技术、开窗支架(fenestrated)技术、去分支(De-branch)技术来完成该类疾病的治疗。
烟囱技术虽然容易掌握,但缺点是内漏发生率高。分支支架需要个体化定制,费用昂贵、等待周期长,使得部分患者失去救治机会。去分支技术属于杂交(Hybrid)手术,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创伤大、并发症多,并未达到真正的微创目的。开窗支架,又分为定制型开窗支架、体外预开窗支架和术中原位开窗。定制型开窗支架同样存在费用昂贵、等待周期长的问题;体外预开窗支架的内漏发生率高,且操作费时、术中定位困难;相比前两种技术,术中原位开窗技术是在介入直视下直接开窗,完成迅速、可重复性强,分支支架定位准确,内漏发生率低,且相比转流手术更符合生理,远期通畅率高。目前文献报道原位开窗多采用激光、射频、Outback LTD、RUPS-100、自制穿刺导丝等,但因原位开窗时逆行的鞘管难以着力,且锁骨下动脉开口通常在主动脉侧后壁,因此如何控制穿刺针的位置,使其可以垂直穿刺部位,并不容易,使得穿刺成功的几率降低。导丝环辅助开窗技术(鱿鱼捕获技术,Squid-Capture,图2)由Norio Hongo于2014年最先报道,它是在术中经弓上目标动脉预置一个导丝环于主动脉腔内,然后将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穿过该环后释放,向前推进血管鞘并收紧导丝环使覆膜支架贴紧目标动脉开口,进入穿刺针进行穿刺,成功后进入球囊扩张覆膜支架网孔,再植入分支支架。
该技术能够保证穿刺针与覆膜支架垂直进行穿刺,避免穿刺失误导致并发症,当分支动脉与主动脉解剖关系不佳时,仍能进行安全有效的穿刺,因此比其它原位开窗技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更高、可控性更强。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也适用于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的重建。北京医院血管外科李拥军教授团队自2016年起于国内首次采用此技术进行TEVAR手术,目前已顺利完成3例患者的治疗,术后随访效果良好。该技术的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北京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的大动脉疾病治疗技术水平迈入国内领先行列。